颜真卿书法与大唐时代精神
唐代是继魏晋之后的又一书法繁荣时期,各种书体都涌现出一批有成就的书法大家,尤其在楷书和草书方面,更可谓登峰造极,楷模百代。从整个唐朝的书法发展状态来看,颜真卿书法独具开创性。
颜真卿的书法形式和风格是以前人为基础的,但其书法审美趣味的形成与其时代紧密相关。从大唐时代精神及其区别于前朝的艺术审美风尚来看,颜真卿的书法充分地体现出盛唐时代的社会精神风貌和艺术审美品格。
唐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社会安定,经济的昌盛繁荣,自统一以来,不断发展,并与当时世界许多国家文化交流频繁。作为煊赫四方的中央大国,居于其中的唐朝人的心态也日益发生着变化。不似战乱频繁朝代山河破碎、饥寒交迫、生计是首要问题的民众百姓一样,在国富民强的盛世,人们的心态变得宽容开放而积极。崇尚雍容华贵、豪迈奔放形成了他们新的心理状态和生存风貌。
颜真卿开元廿二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平原太守、宪部尚书、御史大夫等职,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少师,唐太宗时封鲁郡开国公,人称颜鲁公。颜真卿为人刚正,一生经历复杂,曾平定安禄山叛乱。兴元元年遭人陷害,被李希烈缢杀。颜真卿书法以卓越的灵性铸成自然瑰丽的境界,以坚强的魂魄养成恢宏雄健的面貌,又以丰富的人生经历化育,成就自然阔大的气象。颜鲁公在书法史上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审美风格。一个书法家、一种书体的形成,势必要经过一定的打磨、成长和完善的过程。当然,颜真卿颜体书法的形成也是经历了一系列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来求教于张旭学习笔法。对照书法风格,应该是张旭的影响比较大。可以说,学习张旭笔法后,颜真卿的书法逐渐摆脱初唐书法风格的影响。其本人所作的《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记叙了他求教于张旭的情景,并且,所作的此篇记叙从书法的笔法、笔势和结体布局等方面,分十二个点论述介绍了书法知识。我们也可以借此文卷的论述内容体察颜真卿早年的书法追求和书法艺术特征。
五十岁之前应当是颜真卿书体形成的早期阶段,颜真卿经过一系列书法研习,其书法初步确立面目。颜真卿早年作品传世较少,据传,天宝五年所写的禾山石壁上的摩崖书法“龙溪”二字乃出于颜真卿之手。从中可见颜真卿的书法已经具有一定的骨力和修养。自求教于张旭笔法后,颜真卿是获益颇大的,他自己更叹道“自此得攻书之术,于兹五年,真草自知可成矣”。他更进一步体会了“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的道理。可以说随后的几年时间是颜真卿对张旭所授的实践和对自己书法的刻苦再磨砺阶段,也正是在这几年的时间里颜真卿的书法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逐渐走向风貌的成熟。书法的不断进步,他的声名也随之日著。随后的天宝十一年,我们已可以找到他许多书碑作品,如《多宝塔碑》《郭虚己碑》《郭揆碑》《孔子庙堂碑》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一定的个人风貌。之后两年,现在存有《东方朔画像赞》等,风格清远,有一定的雄浑气质。一直到安禄山叛乱,颜真卿暂辍笔砚投身平反,可大概作为颜真卿书法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我们可以通过解析具有典型性的《多宝塔碑》总结其书法初始阶段的大概风貌。《多宝塔碑》在用笔上倾向于雄毅、沉着,以健劲之力架立骨体,敷以浑厚形貌;结体由瘦长变为方正,整密、深稳而端庄;在布局上减少字与字以及行与行间的空白,趋向茂密。许多方面显现出了颜体的面貌,所以是初始阶段,因为在总体上虽然雄浑但还是可见对于“二王”、初唐书坛妩媚风格的追求。
大概从五十岁后至六十五岁,是颜真卿书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因为生活和阅历的原因,颜真卿更是在书艺上孜孜以求,在字内追求精微生动,字外探求磅礴宏大气象,走向风格的自律。重要的作品有《金天王庙题铭》《鲜于氏离堆记》《颜允南碑》《臧怀恪碑》《郭家庙碑》《颜秘监碑铭》《宝应寺律藏院戒坛记》《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颂碑》《宋广平碑》《颜含大宗碑》《重建颜含碑》等,这些碑刻呈现出了比较强的颜体风貌。《郭家庙碑》朗畅雍容;《麻姑山仙坛记》结构精悍,浑厚庄严,饶有趣味;摩崖刻石《大唐中兴颂碑》是颜真卿最大的楷书,书法方正平稳,筋骨内藏;《宋广平碑》又名《宋璟碑》,开阔雄浑。经历了战乱和动荡,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频繁切换,经历了世事沧桑,颜真卿对生活也艺术的体味似乎更加深刻,这也体现到了其书法风格中。他加强了手腕力量,中锋行笔,取篆籀之法,圆转藏锋。横画形成蚕头燕尾,直画则成弓弩蓄势之形。笔画横细竖粗,特征明显。个别处出尖锋,提耀精神,捺笔则表现出一波三折的节奏。其折笔常是提笔暗转,以生活中“折钗股”景象拟之。颜真卿此时的书法从结体上倾向于沉稳厚重,方正端庄。中宫宽绰,四周向中间凝聚,形成一种向心力。在布白上,行间茂密,字间栉比,以形密取气势,而不再以疏宕求取秀逸。沉着让字的锋芒内涵于中,不事外显。生活的各种起伏和变故使颜真卿的襟怀和品格愈显得雄浑开阔,书法更显得博大伟岸。至此,颜真卿书法一扫初唐楷书风貌,变得正大、雄壮朴茂、雍容,少润色修饰,更多元气淋漓。
在颜真卿六十五岁之后的十几年,是其书法的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其书法达到高度成熟,可谓人书俱老,个性风格明显突出而且妙趣横生。这一阶段,颜真卿的书法可谓渐进佳境,每碑有每碑特有的精彩。《元结碑》深厚雄健,充沛博大的气息;《干禄字书》在很强的颜体风格特征上显示出舒和持重的大臣气度;《李玄靖碑》笔力遒劲,又有细瘦笔画的面貌;《颜勤礼碑》可谓碑刻中最能体现原迹风神的作品,雄迈清整;《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亦是其晚年代表作。另外这一时期还有《颜杲卿碑》《妙喜寺碑》《马璘碑》等碑刻作品,墨迹有《自书告身帖》《奉命帖》《移蔡帖》《竹山堂连句诗帖》等等,皆雄厚朴茂,并以其自身特点感人肺腑。如《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等晚年风格典型碑刻,颜书在浑朴老辣中充沛鲜活的生机,在疏朗平淡中显示出质朴繁茂的风姿。笔锋得意处,功力炉火纯青;圆润丰腴中,气度英伟豪迈。
除楷书以外,颜真卿的行草书也有众多优秀作品。《争座位帖》又名《论座帖》《与郭仆射书》,此作原书已佚,西安碑林现存刻石。传有七纸,约64行,为其行草代表作品。是写给郭仆射的书信稿,主要论及朝廷文武官员在宴会上的座次问题。信中对抬高宦官地位的行为提出严正告诫,言辞激切。通篇字体飞动,豪宕而有生气,圆劲激越的笔势和文辞也显示出颜真卿仗义执言,刚正不阿的品格。被称为“天下行书第二”的《祭侄季明文稿》也是一篇草稿,现存墨迹,主要追叙对安禄山叛乱的奋力抵抗和对侄子的悼念。本帖通篇纵横豪放、气势磅礴,似乎情如潮涌,一泻千里,英风烈气和悲愤情怀激荡笔端。《裴将军诗帖》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行草书作品,应是颜真卿写送裴昱的诗,全篇跌宕起伏,节奏跳跃,大开大合,用笔结合楷书、草书、篆书的特点,力量饱满。清代王世贞在《弇州山人四部稿》中对此书卷更是作了精辟描述:书法兼有正书行书,字体兼有篆意,笔势拙古,雄强劲逸,有一掣万钧之力。种种意象都具备于此书卷之中。作品仿佛使人置身古战场感受策马冲杀、剑拔弩张的惊心动魄,充斥的森然豪烈的气息又使人振奋激昂。《刘中使帖》《湖州帖》亦皆雄厚丰满,气息完足,既显示出博大恢宏的气度,也反映出唐代书法和文化的时代景观。
颜真卿书法的审美创造来源于时代文化艺术精神,同时颜真卿的书法又是唐代时代精神和审美意趣的体现。时代造就了颜真卿,颜真卿的书法也映射出一个有血有肉、气度恢宏的盛唐时代。(松涛)
上一篇:灵魂平等 懂得尊重 | 下一篇:书画欣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