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协会动态 » 大型活动 » 书法培训【张启焱老师主讲】

书法培训【张启焱老师主讲】

发表日期:2014-12-18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   被阅读[]次

书法简史及各代名家

张启焱

中国书法起于汉字萌生。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从陶器上可见其象形符号,文字学家据大量史料考证,文字大概形成于夏代。夏商之际(公元前17世纪前后)才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但从书法的角度而言,甲骨文才具备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诸要素。下面仅就各朝代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及各代名家作以简介。

一、先秦书法(混沌初期至前221年)

 此时代是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时代,即文字书体的创始期。仰韶文化期山东大汶口的陶文和西安的刻符等,均为中国书法最早的遗迹。此时代有甲骨文、金文、大篆。

名作有:《西周大盂鼎铭文》——西周康王著名的青铜器上,早期金文的代表作,仅291字;《西周毛公鼎铭文》——西周晚期宣王时,498字;《西周散氏盘》——西周后期厉王时代的青铜器;《东周石鼓文》——战国时期秦国的篆刻,石鼓文共十枚,形似鼓,每件石鼓各一首四言诗,计十首,记秦王游猎之事......

作品均为大篆(籀文),雄强浑厚,朴茂自然,端庄凝重,意气汪洋。

当代的书家:仓颉(皇帝史官)、史籀(周室王太史)

二、秦代书法(公元前221——前206年)

这一时代是统一文字、推行到隶书的时代。

秦统一天下,秦相李斯主持统一文字,使整齐划一,当时为秦篆,又称小篆,由金文、石鼓文删繁就简而来;秦书有八体——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隶书为书法史上的一大进步,一场革命,使汉字趋于方正,为中锋运笔打下了基础。隶书样式有刻石、刻符、诏权、诏量、诏版、瓦当、竹简等。

著名作品有:《泰山刻石》——比石鼓文简化、方正、圆润、流畅、均匀、端庄、稳重。‚《云梦睡虎秦简》——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含篆书特点,称“篆之捷隶”,此为毛笔书法,开创了便捷之先河。

著名书法家:1.李斯:精大篆,小篆始祖,作《仓颉篇》、《峄山》、《泰山》、《琅琊石》等多份篆书刻石,显画如铁石、字若飞龙、结构严谨、秀丽圆健的特点,书法著作有《论用笔》;

2.赵高:作《爰历篇》;

3.胡毋敬:作《博学篇》;

4.程邈:隶书始祖,传说狱中十年,损益大小篆方圆笔法,成隶书达3000字。

三、汉代书法(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这一时代为隶书大盛的时代。

汉代的四百余年,是汉字发展的关键时期。汉分西汉、东汉。书法由籀篆变隶书、由隶书变章草、真书、行书。汉末字体已齐备。两汉是继往开来、趋于定型的时期。

汉隶又称分书或八分,笔法日臻成熟,书法风格多样,形体娴熟,流派纷呈,当下的百余种汉碑,辉煌竞秀、琳琅满目。

主要作品有:《马王堆帛书》:1973年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为秦末汉初的墨书手迹,含《战国策纵横家书》、《老子》甲、乙本,是两汉书法的第一手材料,其笔法沉着、遒健、含蓄、圆厚,章法纵有行、横无列,呈篆至隶转变的特征,长度自由,节奏跳跃。

隶书碑文有:峻洁类的《礼器碑》等;雍容类的《乙瑛碑》、《史晨碑》等;劲直类的《褒斜道刻石》等;遒逸类的《石门颂》等;放纵类的《景君碑》等;丰媚类的《夏承碑》等;韶美类的《曹全碑》等;典重类的《张迁碑》等;朴拙类的《菜子侯刻石》等;茂密类的《封龙山颂》等。

书法名家:张芝:今草创始人,史称“草圣”,其书精劲神妙,名作有草书《冠军帖》、章草《消息帖》等。

蔡邕:擅隶书,其《嘉平石经》结体方正,中规入矩;还有崔瑗:善章草,史称“草贤”,有篆书《张平子碑》传世;曹喜:擅篆书,书中有“悬针法”、“垂露法”;安游:擅草,其《急就章》筋肉调匀,体态安稳;师宜官:擅隶书,能大能小,名作有《狄球碑》。

四、魏晋书法(公元220——420年)

这一时代是完成书体演变的时代。

真行草书的演变、定型、美化的巨大变革就在魏晋的两百年间完成。这一时期承上启下,产生了一批篆隶佳品,楷行草定型完善,造就了钟、王二杰。晋代为书法的黄金时代,书风“韵胜”、“度高”。

著名书法家有钟繇:精研楷书,开创了由隶入楷的新貌,其楷体平扁,笔画遒媚,结构茂密,名作有《荐季直表》、《宣示表》、《为命表》、《基田而舍》等帖。

王羲之:史称“书圣”,自成家法,为古今之冠。草书浓纤折衷;楷书势巧行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纯出自然。传世名帖有行书《兰亭序》、草书《十七帖》、小楷《乐毅论》。行书《丧乱》、《孔侍中》《快雪时晴》《奉枝》,草书《行穰》、《寒切》,小楷《黄庭经》、《东方朔画赞》亦为名帖。

王献之:善楷、行、草。用笔外拓,俊迈而有逸气。有草书《鸭头丸》、《送梨》,行书《中秋》、《地黄汤》,小楷《洛神赋十三行》等名帖。

王珣:其书遒劲飘逸,笔法古朴,有行书《伯远行》、草书《三月贴》等名帖。

还有韦诞,诸书并善;皇象:章法入神,《急就章》意态沉稳,隶书入妙,有《吴大帝碑》,气质浑厚;篆书入能,有《开发神谶碑》,方严劲丽;陆机:喜用秃笔枯锋,中锋之下,笔有淡厚,名作《平复帖》在今章草之间,质朴古雅;王瓘:善草书,飘逸潇洒,有《顿首饥民帖》等;卫恒:擅古文隶书,有《往来帖》等;索靖:善章草,骨气峻迈,笔力遒劲,有《月仪》、《七月》、《急就章》等帖,相传章草《出师颂》亦出其手。

五、南北朝书法(420年——618年)

这个时代是民间书法家大显身手的时代。

南北朝书法形成两大派,南朝帖多,北朝碑多。帖宜于行草,以流美为能;碑宜于楷隶,以方严为尚。大致而言,南朝书法婉丽清媚,富有逸气;北朝书法雄奇方朴,富有豪气。其书法家以无名者为多,其书体以魏碑最胜。

著名书法家:王僧虔:善楷书,气骨风流,有《王琰帖》等;智永:有“笔冢”、“铁门限”佳称,其书润圆劲健,体兼众妙,精能之极,反造疏淡,有墨迹《正草千字文碑》,与石刻《正草千字文》传世。还有羊欣:擅长隶书、草书,有草书《笔晴帖》等;肖衍:书法意象雄强,结体密,有楷书《瘗鹤铭》;郑道昭:书法体高气逸,笔力雄健,以楷书《郑文公碑》为最著名。

六、唐代书法(公元618——907年)

这个时代是书学鼎盛的时代。唐代以楷书为最,是书法

伦。书风“尚法”为主,统治者对书法非常重视,仿周以书为教,仿汉以书取士,仿晋置书博士,还设专门培养书法人才的“书学”,书法上一面继承六朝传统,一面突出创新发展,形成博大精深、辉耀灿烂的壮观局面。

唐朝结束了西晋以来三百年的动乱,初20年形成文治武功的“贞观之治”,后来武则天到玄宗,呈现出了超越两汉的兴盛景象。

著名书法家及其书风、书作:

虞世南:其书锋芒不耀,内涵筋骨,色润意和,名作有楷书《孔子庙堂碑》,行书《汝南公主墓志铭》。

欧阳询:笔力险峻瘦硬,意态精密峻逸;不择纸笔,皆能如意;法度森严,平中见奇。楷书有《化度寺塔铭》、《九 成宫醴泉铭》、《虞恭公温彦博铭》、《皇甫诞碑》;行书有《张翰》、《卜商》、《梦奠》等帖。

褚遂良:楷则温雅,疏瘦劲练,有楷书《伊阙佛龛碑》、《雁塔圣教序》、《房玄龄碑》、《孟法师碑》,传本墨迹有《摹兰亭序》和楷帖《倪宽赞》。

薛稷:用笔纤瘦,结字疏通,有楷书《升仙太子碑》、《信行禅师碑》等。

李世民:得二王之法,善临古帖,行楷《温泉铭》、《晋祠铭》圆劲流利,神融笔畅。

李邕:其书体式左低右高,笔力遒劲,险峻爽朗。名作有《叶有道碑》、《岳麓寺碑》、《云麾将军碑》等行楷传世。

陆谏之:楷书《头陀寺碑》、《武丘东山碑》闻于当时;行楷墨迹《文赋》、《兰亭诗》情意悠闲,笔力丰富。

孙过庭:擅草书,墨迹《书谱》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字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

张旭:擅草精楷,草书连绵环绕,千变万化,有《肚痛帖》、《古诗四帖》;楷书《郎官石柱记》,端正严谨,入规中矩。

李阳冰:有“笔虎”之誉,精篆书,名作《三坟记》劲厉豪爽,《怡亭铭》,以瘦劲取胜。

李白:书名为诗名所掩,草书《上阳台诗帖》雄伟豪逸,浪漫宏大。

颜真卿:品高书妙,书法雄强茂密,浑厚古朴,善用外拓笔法包围之势,富有篆籀气,“折钗股”、“屋漏痕”、“印记”、“画沙”兼而有之,时代气息浓厚,个性鲜明,楷书以《李立靖碑》、《颜家庙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东方画赞碑》、《告身帖》、《多宝塔碑》为最著名;行草以《争座位帖》、《祭侄文稿》、《裴将军诗》最具特色。

钟绍京:小楷《灵飞经》笔势圆劲,字体精妙。

怀素:笔法精熟,超妙自得,狂草笔走龙蛇,游转飞动,名迹有《自述帖》、《苦笋帖》、《大草千字文》等;小草平淡肃穆,圆熟丰美,名迹有《论书帖》、《藏真律百帖》、《小草千字文》等。

柳公权:精楷书,清劲瘦硬,棱角分明,爽利森挺,以骨取胜,名作有《李晟碑》、《玄秘塔碑》、《符璘碑》、《金刚经神策军碑》;亦工行草,有行书《兰亭诗》、草书《蒙诏帖》。

七、五代书法(公元907——960)

这一时代书法上是存唐遗风的时代。

公元907年朱全忠灭唐,立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称五代,又有前蜀、吴、楚、闽、南唐,荆南、后蜀、南汉、吴越、北汉十国。持续五十四年,因兵火战乱,自颜柳氏之没,笔法衰绝,文采风流,扫地尽矣。此时代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只是保存唐代遗风,继承唐末余绪,但总趋势是渐渐衰落。杨凝式为此时代的中坚。

杨凝式:用笔奔放奇逸,抒情性强,行书有著名的《韭花帖》,字势欹侧,章法疏朗;行草有《卢鸿草堂图跋》,气势雄浑,笔法沉厚,极似颜真卿《祭侄文稿》;草书《夏热帖》,狂草《神仙起居法》,纵肆狂放,满纸云烟,奇崛苍古,意趣深远,是唐入宋的一大枢纽。

徐铉:五代文学家,擅李斯小篆,工于隶书,其书作典丽中见健劲,端庄中见飞动,名作《篆文大观》极为精湛。

李煜:五代词人,著有《书述》。

八、宋代书法(960——1279年)

这一时代是帖学大行的时代。

北周衰微,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自立为帝,建立宋朝,历经三百余载,书法无汉、晋、唐之盛,然帖学大行,产生了《淳化阁帖》等汇刻丛帖,书风“尚意”,苏、黄、米、蔡四大家多才多艺,为人所重,宋有趋向权贵的歪风,故书法难以有大进展。

这个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有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赵佶等。

蔡襄:宋史列传称:“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尤爱之。”其楷书端庄雄伟,有石刻大楷《昼锦堂记》、《万安桥记》等。行书淳厚婉美,有《杜长官帖》等,苏轼评价其“心灵手应,遂为本朝第一。”

苏轼:宗二王,取法颜、柳、褚、徐浩、李北海、杨凝式,代表作有《天际鸟云帖》、《洞庭青色赋》、《中山松醪赋》、《春怡子祠》、《爱酒诗》、《寒食帖》、《蜀中诗》、《醉翁亭记》;其主要书作是《罗池庙碑》、《赤壁赋》、《丰乐亭记》、《黄州寒食帖》。其书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字态丰腴,拙中寓巧。

黄庭坚:世称黄山谷。擅行、草、行楷,书作纵伸横逸,舒展开张,草书《花气熏人帖》、《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竹枝词》等,笔势跌宕,淋漓畅快。

米芾:其书沉着痛快,意态偏侧,四面出锋,笔法丰富,名迹有行书《蜀素帖》、《苕溪诗》、《研山铭》,草书有《草书帖》、《元日帖》等。

赵佶:创“瘦金体”书法,独树一帜,书作有《正书千字文》、《大草千字文》等传世。

李建中:精楷行,有《同年帖》等存世,其书法特点是字呈纵势,神气清秀。

九、元代书法(1279年——1368

这个时代在书法上是宗唐、宗晋的时代。

元世祖忽必烈于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至元顺帝,凡十一帝,90余年,经济发展不大,书法上宗晋唐,少创新。元书“尚气”,以楷行草书的成就为最高。

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主要是赵孟頫、鲜于枢。

赵孟頫:诸体俱能,尤精楷行,其书丰韵妍美,遒丽、俊逸,名作有楷书《仇锷墓志铭》;小楷《汲黯传》、《道德经》、《过秦论》、《胆巴碑》、《三门记》、《御服碑》;行书《兰亭帖十三跋》、《雪晴云散帖》、《洛神赋》、《妙严寺记》等传世。

鲜于枢:草书用笔圆美流畅,意态横发,楷书有《李愿归盘谷序》、行草为自作诗《大字诗赞》、《唐诗草书卷》、《书唐人七律诗》、《书唐绝句》、《襄阳歌》等。

康里夔夔:擅草书,结体放纵,笔画遒圆,名作有《渔父辞》、《颜鲁公论书帖》、《临十七帖》。

杨维桢:草书狂放,行书清劲,名作有《壹月轩记》等。

   十、明代书法(1368——1644年)

这一时代是书法由宋元上追唐晋的时代。

自朱元璋崛起于草莽,统一全国,至李自成自缢煤山,历时277年,明帝王明宗、宣宗酷爱书法,尤喜摹“兰亭”;神宗自幼工书,不离王献之《鸭头丸帖》、虞世南的《乐毅论》、米芾的《文赋》,所以朝野重帖学。帖学大盛,法帖传刻活跃,于是产生了《停云馆法帖》、《真赏斋法帖》、《戏鸿堂法帖》,众多书法家由此上追唐晋,简牍之美,几逾唐宋,明书“尚姿”。

明代著名书法家有董其昌、文征明、祝允明、唐伯虎、王宠、张瑞图、宋克等。

祝允明:精小楷,其《叙字帖》、《前出师表》谨严浑朴,笔力矫健;又擅草书,其《唐寅落花诗》、《杜甫秋兴八首》神采飞动,情茂并胜。

文征明:小楷严谨工稳,有名迹《离骚》;行草苍劲有力,神气充足,有名作《赤壁赋》、《滕王阁序》等。

徐渭:其书韵胜于法,刻意求新,楷书《猪齿血化佛赞》古雅秀逸;草书《“幕府秋风入夜清”书轴》豪迈奔放,极尽意态。

董其昌:习古大家。行书《琵琶行》圆劲苍秀;草书《琵琶行》情采飞动;大楷《传赞》气度宏伟,笔势痛快。

张瑞图:书求新意,富于个性。草书《后赤壁赋》行间宽,字距密,气骨峻爽。

倪元璐:书作力求新意。行书《“已作不栖鸦”书轴》结体紧密,骨硬筋强。

宋克: 直承赵孟頫,所写《李白行路难诗》笔墨精妙,风度翩翩,楷有钟王法度,流丽圆熟,主要作品有“唐宋诗稿”、《急就章》;草书《杜甫壮游诗》参差跌宕,自然舒展。

沈度:擅楷隶,楷书《四箴帖》娴熟婉丽;行书《与镛翁书》飘逸雅致,尽得风流 。

张弼:工草书,怪伟跌宕,笔致圆转,有《“去年南郡  赏元宵”草书轴》、《“钟送鸡黄昏”草书轴》。

 

    十一、清代书法(1644——1911年)

这个时代是书法史上书道中兴、书家甚多的时代。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虽有康乾盛世,但较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只可谓短暂的一瞬。较大唐盛世,清朝的政治、经济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清代的书法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顺治、康熙、雍正)属明代书风的延续,叫帖学期;中期(乾隆、嘉庆、道光)帖学趋衰,碑学兴起;晚期(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属碑学中兴期。

清代的书法家甚多,下面按书法家出生先后依次作以简介:

1.王铎(1592——1652)人称“伸笔”,有《拟山园帖》石刻,其行草苍郁雄浑,气势壮阔,名作有《石湖诗帖》、《五言律诗条幅》、《忆过中条语》等,宗颜柳,更强调宗晋。

2.傅山(1607——1684)提倡“四宁四毋”:即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而毋轻率,宁率真而毋刻意安排;小楷《逍遥游》得颜书真髓而又有变化;行书《丹枫阁记》苍劲秀逸,笔致细腻;行楷《集古梅花诗》用笔利落,气清神贯;草书《“乾坤惟此事”诗轴》寓刚于柔,势若游龙,恢宏壮美,跌宕浑脱。

3.朱耷(1626——1705)明太祖朱元璋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后裔,“八大山人”,明亡后为僧。书如黄庭坚用力尚勤,有欹侧之妙;受董其昌影响,灵动秀美,沉雄潇洒,显勃然生气,60岁前后才有个人面目的书作。

4.郑簠(1622——1673)善隶书,以姿取胜,《唐韦庄对酒诗》、《郑君子越人歌》、《浣溪沙》隶中参有草意,醇古飘逸。

5.郑燮(1693——1765)人怪书怪,谙于八法。书如乱石铺街,错落有致,大小夹杂,斜趣横生,自号“六分韦书”。名作有《难得糊涂》、《书七绝十五首卷》、《论书诗轴》、《润格》等。

6.金农(1687——1764)其书结体紧,体势侧。隶书《六朝名贤录》横长竖短,体势侧斜;楷书《消寒诗》雅拙朴厚,笔道方粗。

7.刘墉(1719——1804)其书貌丰态静逸,味厚神藏,有《米兰宫诗帖》及行草书扇面等,并刻有《清爱堂帖》,为清代帖学之集大成者。

8.王文治(1730——1802)擅诗文,执教各地书院,著有《快雨堂题跋》书出于董其昌,上溯米芾、李北海, 用侧锋取妍,笔致翩翩,结构舒展秀逸,纵横挥洒,以文人雅士见长,有“淡墨探花”之称。

9.翁方纲(1733——1818)主张学古人,一笔一字有来历,一生效力欧阳询,严守法度,以精工为尚,楷书结实端谨,行书尚为活泼,金石研究深,著有《两汉金石记》、《粤东金石略》、《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庙堂碑唐本存字》、《苏斋题跋》、《苏米斋兰亭考》等诸多著作。

10.邓石如(1743——1805)。篆书融秦汉于一炉,又书隶笔,使篆法活脱生动。字形阔大磅礴,笔势丰富多彩,墨色流溢灿然,大大拓展了篆书的表现力;隶书健拔苍劲,结体流宕俊逸,用墨深入汉人堂奥,晚清书法家包世臣、康有为、杨守敬对其推崇备至,竞相推许其为享以国朝第一,集篆书之大成等美誉。

11.伊秉绶(1754——1815)能诗文、绘画、治印,以书法为最。工小楷、行书,楷宗颜,通篆法,尤以隶书为一代之雄。

晚清书法家可分为三类:

一、以宗晋唐为主的书法家:林则徐(1785——1850)书法宗二王、欧、颜、米,清新稳健;翁同龢(1830——1904)书法出自翁方纲、钱南园,上溯颜、米,气息淳厚,堂宇广博,帖派书法家之重镇。

二、以宗先秦、汉北为主的书法家:张廷济、徐同柏、吴熙载、杨砚、张裕钊、吴大澂等,大多为集传统经学、金石、书画、辞章、考据、收藏于一身的学者型书家。

三、兼宗两大传统并寻求融通的书法家:有何紹基、杨守敬、康有为、吴昌硕等。

 

十二、近代书法(1840——1911——1949——今)

分画家型书家、学者型书家(略)

 

 

上一篇:孝感市老年书画家协会等联合举办“中原突围”… 下一篇:书法讲座【朱昶老师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