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古而不泥古
师古而不泥古
——浅谈老年人学练书法
张启焱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书法,是以线条表现人气质、情操、品性的独特艺术;书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术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吹拉弹唱等艺术都有待炎黄子孙学习、传承,作为以线条抒发情感、表现心灵、体现智慧、兼有身心双修作用的书法艺术,更值得炎黄子孙倍加青睐、潜心学习;我们老年人传承其优异的文化传统,弘扬其优异的文化艺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诗人冯亦吾曾说,人生有三个阶段:三十岁前为学习阶段;三十岁到六十岁为职业阶段;六十岁以上为事业阶段。这经典语段,对我们这帮已愈花甲、古稀、已近或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特别是早已步入书坛、正在不断学习、拓宽学练范围、提高学 练层次、加深学练难度的各级各类老年书法组织成员来说,是警醒,也是激励。冯老先生的论述与“东隅已逝,桑榆未晚。”“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之类的古代名言异曲同工,让我们领悟到,当今我们这些从事艺术活动、特别是从事书法艺术活动的老年人不是在敷衍度日,打发余生,而是在干着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书法艺术的事业。愈花甲、过古稀、入耄耋的老人,仍能参与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非凡事业,应该说是三生有幸,荣耀之至,理当倍加珍惜,乐而为之。
怎样乐而为之呢?无论是刚涉猎的、有相当功夫的、还是当地、省市、乃至国家书法家协会成员,或小有名气的老年书法爱好者,在继续学练过程乃至终生都会面临着“师古而不泥古”的指导思想与处理方法问题。
师古,无论对书法爱好者还是书法家,都是首要的,必要的,而且是应该终生坚持的。
“师古”的“古”,有古技法、古理论、古碑帖及古书家的人品、学识、技法、作品等。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中也;取法乎中,得 其下也。”书圣王羲之运笔极其自然的《十七帖》、《兰亭序》,唐初欧阳询非常端庄的楷书《九成宫》,唐代中叶颜真卿沉着宽博的《勤礼碑》、祭侄稿,汉代极富工巧的《曹全碑》、《张迁碑》,宋代苏轼天真刚劲的《丰乐亭碑》、《醉翁亭记》和米芾的《蜀素帖》,还有笔法圆熟的晋代的智永,元代的赵孟頫,清代的赵之谦。具有其他风格、神采的,诸如或方正,或丰满,或瘦硬,或紧结,或雄浑,或刚健,或潇洒,或文静,或清雅,或爽利等等,值得我们学习模仿、吸纳借鉴的碑帖、书家、书风,数不胜数,真有生命不息、师古不止之感。
现代著名的左笔书法家费新我,隶书古拙朴茂,楷书醇厚蕴藉,行书结字严谨,草书平险兼备,线条干净利索,章法错落有致,著 有《楷书初阶》、《书法杂论》、《费新我书法集》;冯公度先生评赞书法家启功先生的草书说:“这是认识草书的人写的草书。”类似这两位现代书家的精深艺术造诣何来?启功先生曾说:“学书所以宜临古碑帖者,而不宜但学时人者,以碑帖距我远。”这是曾任国家书协主席的启功先生自己学书的体会,也是他对学书同仁的启示、引领和指教。其言简意赅,一语破的———让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认识到要景仰古人,躬学古法,坚持师古。
如何“师古”?古今书家的经历、论述、作品、生平等告诉我们:潜心摹,精心临,悉心悟。如此力学躬行,循序渐进,将日有长进。
潜心摹,即是用心专注地照着样字写。摹的方式可以是“描红”。蒙学者宜用。即先将有关碑帖的字,“双钩"在纸上(空心字),习练者在其双钩线内运笔填写;或将有关字用红色印于纸上,习练者用透明纸或薄纸蒙在字上照着纸下的范字写。如果一个字要写几次,可以按红 ---蓝---墨由浅入深的颜色顺序依次摹写,以逐步熟悉运笔轨迹,掌握运笔方法。这样的“描红”方法,对于老年人,即使是刚持毛笔的老人来说 一般是容易施行和掌握的。 摹的方式还可以是“摹帖”,即是将字帖放在纸下然后用笔在纸上照着下面范字的笔画摹写。运用这种方式习练,习练者下笔前须仔细观察、思考每个字的笔画、结构,认真分析、记忆字形、笔画的走向,专心地揣摩,认真地触碰,力求眼到脑到,手脑并用,方可取得入门快、进步大的效果。
精心临,即是集中全部精力、特别用心地照着字帖写。临的方式可以是面临、格临或背临。这也是习练书法者的必经之道,这也正是书法创作、 运用的基础工序。临帖效果的好坏,是习练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应该引起习练者的高度重视。而要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帖收效,必须选好字帖。“取法乎上 ”是选帖的前提和指导思想。至于选什么范帖,首先是法度严谨、规律性强、国民公认的、当然也是与习练者兴趣爱好、审美情趣相投合的正宗法帖。临习中就书体而言,当遵循先楷、隶、篆正书再行草的顺序为佳。除面临、格临、背临等方式外,最重要的是读帖,认真观察范字的笔画、结构乃至章法,理解范字形态的长短、正斜,笔画的粗细、曲直以及起、行、收的走向,体会运用藏、露、转、折、提、按、顿、挫、回鋒、出鋒等笔法的效果,做到胸中有数,笔为心使,力求下笔准确到位。临帖,需专注一帖,持之以恒,学以致用,临用结合,以促提高。
悉心悟,是以”摹“”读“为前提的。没有读,悟就会落空;没有用尽心思极专心的悟,书艺就难以提高。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有言:“坐 则画地,卧则画被。”可见其不仅重视读,而且不受时空局限、随时随地在悟。唐代欧阳询,一次行路,发现金代书家索靖写的碑,辗转赏读了 三天,以达眼观神会、潜移默化、养足底气之效。历代书家的经历、经典告诉我们,重视读碑帖,练悟性,深刻领会运笔、结体、章法,以 锻炼记忆,加深理解,丰富积蓄,进而提高鉴赏能力。所以习练书法不仅要潜心摹,精心临,而且要认真读,细心品,如此方能提高悟性,并将其悟之所获汇于 腕底,聚于笔端,达到手随悟高、悟致手灵的境界。
通过“师古”,可兼采百家之长,丰富知识技能,奠定坚实基础,扎稳牢固根基。"功夫不负有心人",日长天久,我们这些肯下苦功、坚持“师古”的书法爱好者的书艺功夫将 日见其长。
至于“不泥古”,它是以敬畏古法、师承古法为前提的。没有“师古”,就无由谈继承弘扬;没有“师古”,就谈不上宗师、宗法。“师古” 诚然重要、必要;相反,贸然谈“不泥古”,便有数典忘祖之嫌,幼稚无知之感。所谓“不泥古”,意在不拘泥古法,不跟风,不固执,善思考,善变通。即是说在力学、深学古法,善于运用古法的基础上求得创新。董其昌、王铎一生临古不息,师古不止,但他们均有“创新”之见:董有“妙在能合,神在能离”之议,王有“不离古,不泥古”之说,这正是两位书家的真知灼见、深切体会, 所以均有其高深造诣。苏轼学钟王,学颜柳,学李邕,学杨凝式等,但他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古训,学习求共性,创作求个性,终于有了“第三大行书---寒食帖”出自其手,流传后世,永垂青史。王羲之师承卫夫人,其功夫远远超过了卫夫人,成为人们景仰的“书圣".为我们树立了忠实地师承古法,大胆地推陈出新的典范。这些书家的“不泥古”,可学习,可借鉴,因为他们都是“师古”的、有成就的标杆。
学练书法,从未思考“师古”的原由,未曾做过“师古”的练习,刚执笔或刚入门就扬言“不泥古”,要么是童稚无知,要么是不知天高 地厚。此贬斥语旨在教育指导习书者或书艺爱好者要懂得只有师好古,学好古,具备过硬的本领方可言及“不泥古”;否则就是轻妄之举,无稽之谈。“不泥古”的先祖、书家的亲历告诉我们:“不泥古”者,人品是高尚的,尊古、崇古、师古的品格是可贵的,那一个个书家的正大气象,与其爱国精神、民族气 节、豁达胸襟、向上向善的精神风格是不可分割的。“不泥古”者学识是渊博的。书圣王羲之讲过,书法是种深奥玄妙的技艺,如果不是学识渊博、通达且有大志之人是学不到手的。只有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坚定信仰,才会迈出学攻书艺的坚实步伐。“不泥古”者,传统的书法技艺是高超的。书家的书写技艺、作品质量之高,取决于他们对毛笔控制的精准程度,其书写时笔迹的浓淡、干湿、方圆、提按、使转、收敛、开合、节奏、韵律等等技巧一言难尽,取之不尽。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各时代书家的作品,其形质几乎未有完全相同的,各自都有其独特的风神气韵,即是说都富有创新精神所致,但无一例外 地都有相同的师古经历和共性。
翻开中国的书法史,品读历代书家的人品、学识、技法,“师古而不泥古”确实是他们的共同体验,值得我们习练书法的老年书友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2016.10.14.书成
上一篇:同 老 年 书 友 聊 小 楷 | 下一篇:后面没有啦! |